稅收是各國政府提供當地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的基礎,亦是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資金來源,且為因應世界租稅環境的變化,面對日趨複雜之跨國交易模式及全球反避稅趨勢,持續與各國營運據點所在地之稅務機構互動與合作。 在國際租稅公平原則之趨勢下,文曄落實公司治理,因應整體營運發展與創造營業利潤之同時,透過制定稅務治理政策及移轉訂價政策,建立企業之稅務文化。每年依據國際稅務趨勢重新審視政策且評估修訂之必要性,遵循各個營運據點所在地之法規誠實申報,並且妥善運用政府之相關租稅獎勵政策。 面對即將上路的受控外國企業制度(CFC),文曄已透過組織架構的調整,順應國際反避稅的趨勢及租稅公平的維護,將設立於低稅負國家的實質營運關聯企業進行組織重整,審慎評估政策對集團的稅務影響,且密切追蹤修法動態。 文曄內外部皆可透過既有之舉報機制,舉報稅務不合法或不道德之事項。揭露於股東會年報等相關公開管道之稅務資訊,其資訊皆來自於經會計師事務所簽證之財務報表。

2021獲利成長 現金有效稅率較低
文曄於2022年所得稅之有效稅率與現金有效稅率分別為23.32%與23.97%,高於中華民國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法定稅率20%,主要因素為管理階層考量集團未來營運成長所需營運資金,保留部分當年度的盈餘未予配發,而須繳納未分配盈餘稅所致。2021年度現金有效稅率較低主因為所得稅繳納時間差異,且2021年度獲利較2020年大幅成長所致。文曄主要營運重心為台灣與中國(含香港),2022年所繳納之營利事業所得稅占97%。

風險管控,企業永續發展與永續的第一步
文曄為落實公司風險管理機制及強化公司治理,於2020年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且在2021年1月5日經董事會通過訂定風險管理政策,作為文曄風險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涵蓋管理目的、風險範圍、組織架構與職責、管理程序、風險類型、風險管理之運作與執行落實之評估,期望將營運活動所產生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

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專責各項風險評估
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由3名獨立董事、董事長及財務長所組成,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運作情形,且可視需要隨時召開。各功能單位則負責實際執行各項風險的分析、改善與追蹤。
規畫2023年於風險管理委員會之下,設置風險管理小組,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小組成員依管理之風險項目,由總經理指派相關之功能單位主管加入。風險管理小組為負責執行風險管理之權責單位,主要負責整體之風險管理,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及機制,建立質化與量化之管理標準,且將風險管理之執行情形與成果,向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報告。




風險管理與因應措施
財務風險管理為文曄重要之營運議題,其相關風險分析及管理政策,請詳2022年度年報。資訊安全與氣候變遷相關風險分析及管理政策請詳章節2-6與4-2-1,其他風險與文曄之營運攸關者如下:
政府政策及法律變動
風險因素
文曄營運所在之各國,若各國政府對於重要產業政策與相關法律有所變動,將會影響公司營運。
|
現行對公司之影響
各國政府均傾向於鼓勵發展高科技、半導體、高附加價值之物流運籌產業,尤其以台灣及大陸較為積極;故就現階段而言,無重大政府政策及法律變動。
|
因應措施
文曄之法務、財會及股務人員,隨時注意與負責蒐集國內外重要市場資訊及法律變動,適時諮詢法律及財會專家之意見,以對國內外重要政策及法律變動提出因應措施。
|
科技改變
風險因素
文曄所經營之產品領域大多屬高科技產品,故科技改變及產業變化所引起之產銷變化,將對營運產生風險。
|
現行對公司之影響
無發生科技改變及產業變化有對公司財務業務發生影響之情事。
|
因應措施
文曄由研發單位及業務單位隨時注意科技及產業改變所可能帶來對公司的影響,同時研發單位也加強開發高附加價值及高利潤之產品,促使公司產品更加多元化及高階化,以穩定獲利來源。
|
進貨或銷貨集中
風險因素
進貨或銷貨集中之風險為失去主要代理權或失去主要客戶時,將對業績有重大之影響。
|
現行對公司之影響
文曄曾於2020年失去占營收比重最高之供應商代理權,後續透過加深與其他供應商合作,彌補流失的業績。目前文曄客戶數超過1萬家,相對分散,因此進銷貨無過於集中之問題。
|
因應措施
文曄為專業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進銷貨供應商與客戶多屬國內外知名廠商,且文曄除與既有之客戶及供應商保持良好關係外,亦積極尋求新客源及發展新的產品代理線,力求客戶及供應商之分散。
|
新興風險
風險因素
新冠病毒疫情對資訊科技產品供應鏈造成衝擊,可能加速供應鏈轉移與分散的趨勢,亦對全球長期經濟成長帶來下修風險。
|
現行對公司之影響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全球數位化加速,提升高科技產品的需求;文曄已建置跨區域營運布局,足以因應供應鏈轉移與分散,因此無對公司財務業務發生負面影響。
|
因應措施
文曄將持續緊密關注大環境變化,彈性調整組織與業務同時加強營運資金以因應各種變化。
|